100%

大理行记 元 郭松年

http://www.lit.nagoya-u.ac.jp/~maruha/kanseki/dalixingji.html

大理行记 〔元〕郭松年撰 王叔武校

 

  中庆距大理,城西顾里有千。历府治一,曰威楚;州四,曰安宁、鎭南、云南、赵州;县三,禄品、安边、白嵓,皆三府支属。鎭南而西有雌岭,卽大理之境。

  出行七十里有甸焉,川原坦夷,山势回合,周二百余里,乃云南州也。州西北十余里山麓间,有石如镜,光可鉴面,故旧名镜州。张氏进求时,州北龙兴和山,忽五色云起,萧索轮囷,终日不散,人以为祥。州居云之南,因改今名。

  又西行三十余里,至品甸。按唐史,尝置波州,亦名淸子川。其川泽土壤不减云南,而民种莳为不及尔。甸中有池,名曰靑湖,灌溉之利达于云南之埜。湖西官道中有石焉,纹如古篆,号曰地符,行人谨避,莫敢践之。

  又山行三十里至白嵓甸,其地形南北袤,大小略与云南、品甸相埒。居民凑集,禾麻蔽野,县西石崖斩绝,其色如雪,故曰嵓白嵓。赤水江回环曲折,经于其中。甸西南有古庙,中有铁柱,高七尺五寸,径二尺八寸,乃昔时蒙氏第十一主景庄王所造,题曰「建极十三年壬辰四月庚子朔十有四日癸丑」铸。土人岁岁贴金其上,号天尊柱,四时享祀,有祷必应。或以为武侯所立,非也。

  又山行四十里至赵州甸,卽赵睑也。山形四周回抱,有藏风蔽气之势。川泽平旷,故家乔木犹有存者。神庄江贯于其中,溉田千顷,以故百姓富庶,少旱虐之灾。出州治十五里,路转峯回,茂林修竹,蔚然深秀,中而建峯神庙在焉。凡水旱疾疫,祈请有澄,州人赖之。州之北,行约数百步,地极明秀,蒙昭成王保和九年,有高将军者卽其地建遍知寺。其殿像壁绘于今罕见,意非汉匠名笔,不能造也。出寺门,东北行一里余,有高原,号澄城。其地空而不畊,乃世祖驻骅之所也。近岁州寀建一佛宇,遇旦望焚香祝寿,盖以报圣恩之万一焉。

  川行三十里,至河尾(关)[桥],卽洱水之下流也;架木为梁,长十五丈余,穹形饮水,睨而视之,如虹蜺然。顺流而下约一里许,有石门,巨石横楣,号石马桥,为群波争道之地,悬流奔注,云涛雪浪,声闻数里。河尾桥之西有关焉,北入大理,名龙尾关,卽蒙氏之所筑也。此为州之大观,故记之。西阨苍山,东属洱水,其高壁危构,岿然犹存。

  入关十五里,山壑浓秀,望之蔚然前陈者,乃点苍之奔冲也;诸峯罗列,前后参从,有城在其下,是曰太和,周十有余里。夷语以坡陀为和,和在城中,故谓之太和。昔蒙归义王皮罗阁自蒙(社)[舍]徙河西,乃筑此城。后阁罗凤以张虔陀谗构,乃杀之,陷唐鲜于仲通兵。因自结之吐蕃,受钟王,刻石记功,明不得已而改号蒙国大诏,立德化碑,使蜀人郑回制文,其碑今在,卽唐代宗大历元年也。

  又北行十五里至大理,名阳苴咩城,亦名紫城,方围四五里,卽蒙氏第五主神武王阁罗凤赞普钟十三年甲辰岁所筑,时唐代宗广德二年也。自后郑、赵、杨、段四氏皆都其中。是城也,西倚苍山之险,东挟洱水之阨,龙首关于邓川之南,龙尾关于赵睑之北;昔人用心,自以为金城汤池,可以传之万世。及天兵北来,一鼓而下,良可叹哉!此非在德不在险之明效大验欤?

  故大理之民,数百年之间五姓守固。值唐末五季衰乱之世,尝与中国抗衡。宋兴,北有大敌,不暇远畧,相与使传往来,通于中国。故其宫室、楼观、言语、书数,以至冠婚丧祭之礼,干戈战陈之法,虽不能尽善尽美,其规模、服色、动作、云为,畧本于汉。自今观之,犹有故国之遗风焉。

  若夫点苍之山,条冈南北,百有余里;峯峦岩岫,萦云戴雪,四时不消;上则高河、窦海,泉源喷涌,水镜澄彻,纤芥不容,佳木奇卉,垂光倒景,吹风嘘云,神龙所宅,岁旱祈祷,灵贶昭著;派为一十八溪,悬流飞瀑,泻于群峯之间,雷霆砰轰,烟霞晻霭,功利布散,皆可灌溉。洱水则源于浪穹,涉历三郡,渟滀紫城之东;北自河首,南尽河尾,波涛二关之间,周围百有余里;内则四洲、三岛、九皐之奇,浩荡汪洋,烟波无际。于以见江山之美,有足称者。

  然而此邦之人,西去天竺为近,其俗多尚浮屠法,家无贫富皆有佛堂,人不以老壮,手不释数珠;一岁之间斋戒几半,绝不茹荤、饮酒,至斋毕乃已。沿山寺宇极多,不可殚记。中峯之下有庙焉,是为点苍山神,亦号中岳。中峯之北有崇圣寺,中有三塔,一大二小,大者高二百余尺,凡一十六级,样制精巧,卽唐遣大匠恭韬、徽义所造。塔成,韬、义乃归。中峯之南有玉局寺,又西南有上山寺。凡诸寺宇皆有得道居之。得道者,非师僧之比也。师僧有妻子,然往往读儒书,段氏而上有国家者设科选士,皆出此辈。今则不尔。其得道者,戒行精严,日中一食,所诵经律一如中国;所居洒扫淸洁,云烟静境,花不禅房,水循堂厨,至其处者,使人名利之心倶尽。

  此大理之大观。南游则永昌、腾冲,北走则鹤庆、丽江。周行数千里,皆莫若此也。

大理行记 元 郭松年

http://www.lit.nagoya-u.ac.jp/~maruha/kanseki/dalixingji.html

大理行记 〔元〕郭松年撰 王叔武校

 

  中庆距大理,城西顾里有千。历府治一,曰威楚;州四,曰安宁、鎭南、云南、赵州;县三,禄品、安边、白嵓,皆三府支属。鎭南而西有雌岭,卽大理之境。

  出行七十里有甸焉,川原坦夷,山势回合,周二百余里,乃云南州也。州西北十余里山麓间,有石如镜,光可鉴面,故旧名镜州。张氏进求时,州北龙兴和山,忽五色云起,萧索轮囷,终日不散,人以为祥。州居云之南,因改今名。

  又西行三十余里,至品甸。按唐史,尝置波州,亦名淸子川。其川泽土壤不减云南,而民种莳为不及尔。甸中有池,名曰靑湖,灌溉之利达于云南之埜。湖西官道中有石焉,纹如古篆,号曰地符,行人谨避,莫敢践之。

  又山行三十里至白嵓甸,其地形南北袤,大小略与云南、品甸相埒。居民凑集,禾麻蔽野,县西石崖斩绝,其色如雪,故曰嵓白嵓。赤水江回环曲折,经于其中。甸西南有古庙,中有铁柱,高七尺五寸,径二尺八寸,乃昔时蒙氏第十一主景庄王所造,题曰「建极十三年壬辰四月庚子朔十有四日癸丑」铸。土人岁岁贴金其上,号天尊柱,四时享祀,有祷必应。或以为武侯所立,非也。

  又山行四十里至赵州甸,卽赵睑也。山形四周回抱,有藏风蔽气之势。川泽平旷,故家乔木犹有存者。神庄江贯于其中,溉田千顷,以故百姓富庶,少旱虐之灾。出州治十五里,路转峯回,茂林修竹,蔚然深秀,中而建峯神庙在焉。凡水旱疾疫,祈请有澄,州人赖之。州之北,行约数百步,地极明秀,蒙昭成王保和九年,有高将军者卽其地建遍知寺。其殿像壁绘于今罕见,意非汉匠名笔,不能造也。出寺门,东北行一里余,有高原,号澄城。其地空而不畊,乃世祖驻骅之所也。近岁州寀建一佛宇,遇旦望焚香祝寿,盖以报圣恩之万一焉。

  川行三十里,至河尾(关)[桥],卽洱水之下流也;架木为梁,长十五丈余,穹形饮水,睨而视之,如虹蜺然。顺流而下约一里许,有石门,巨石横楣,号石马桥,为群波争道之地,悬流奔注,云涛雪浪,声闻数里。河尾桥之西有关焉,北入大理,名龙尾关,卽蒙氏之所筑也。此为州之大观,故记之。西阨苍山,东属洱水,其高壁危构,岿然犹存。

  入关十五里,山壑浓秀,望之蔚然前陈者,乃点苍之奔冲也;诸峯罗列,前后参从,有城在其下,是曰太和,周十有余里。夷语以坡陀为和,和在城中,故谓之太和。昔蒙归义王皮罗阁自蒙(社)[舍]徙河西,乃筑此城。后阁罗凤以张虔陀谗构,乃杀之,陷唐鲜于仲通兵。因自结之吐蕃,受钟王,刻石记功,明不得已而改号蒙国大诏,立德化碑,使蜀人郑回制文,其碑今在,卽唐代宗大历元年也。

  又北行十五里至大理,名阳苴咩城,亦名紫城,方围四五里,卽蒙氏第五主神武王阁罗凤赞普钟十三年甲辰岁所筑,时唐代宗广德二年也。自后郑、赵、杨、段四氏皆都其中。是城也,西倚苍山之险,东挟洱水之阨,龙首关于邓川之南,龙尾关于赵睑之北;昔人用心,自以为金城汤池,可以传之万世。及天兵北来,一鼓而下,良可叹哉!此非在德不在险之明效大验欤?

  故大理之民,数百年之间五姓守固。值唐末五季衰乱之世,尝与中国抗衡。宋兴,北有大敌,不暇远畧,相与使传往来,通于中国。故其宫室、楼观、言语、书数,以至冠婚丧祭之礼,干戈战陈之法,虽不能尽善尽美,其规模、服色、动作、云为,畧本于汉。自今观之,犹有故国之遗风焉。

  若夫点苍之山,条冈南北,百有余里;峯峦岩岫,萦云戴雪,四时不消;上则高河、窦海,泉源喷涌,水镜澄彻,纤芥不容,佳木奇卉,垂光倒景,吹风嘘云,神龙所宅,岁旱祈祷,灵贶昭著;派为一十八溪,悬流飞瀑,泻于群峯之间,雷霆砰轰,烟霞晻霭,功利布散,皆可灌溉。洱水则源于浪穹,涉历三郡,渟滀紫城之东;北自河首,南尽河尾,波涛二关之间,周围百有余里;内则四洲、三岛、九皐之奇,浩荡汪洋,烟波无际。于以见江山之美,有足称者。

  然而此邦之人,西去天竺为近,其俗多尚浮屠法,家无贫富皆有佛堂,人不以老壮,手不释数珠;一岁之间斋戒几半,绝不茹荤、饮酒,至斋毕乃已。沿山寺宇极多,不可殚记。中峯之下有庙焉,是为点苍山神,亦号中岳。中峯之北有崇圣寺,中有三塔,一大二小,大者高二百余尺,凡一十六级,样制精巧,卽唐遣大匠恭韬、徽义所造。塔成,韬、义乃归。中峯之南有玉局寺,又西南有上山寺。凡诸寺宇皆有得道居之。得道者,非师僧之比也。师僧有妻子,然往往读儒书,段氏而上有国家者设科选士,皆出此辈。今则不尔。其得道者,戒行精严,日中一食,所诵经律一如中国;所居洒扫淸洁,云烟静境,花不禅房,水循堂厨,至其处者,使人名利之心倶尽。

  此大理之大观。南游则永昌、腾冲,北走则鹤庆、丽江。周行数千里,皆莫若此也。